货运大罢工又要来了?这次是中国的两大贸易伙伴!近期交货要关注!
2022-11-25
要 点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充分履行政策性职能,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不断展现信保担当,贡献信保力量。
正 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强调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唯一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多年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履行政策性职能,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不断展现信保担当。
一、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独特作用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专业金融服务。从全球实践看,具有政府背景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推进对外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信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并在服务支持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提供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独特作用。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外贸稳增长、防风险的重要政策工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和对外投资安全等,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信用风险保障的政策性支持措施。纵观世界历史,美英日德等国出口信用机构均在本国贸易扩张、对外投资加快增长的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本国战略意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国于1988年开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200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信保。成立二十多年来,出口信用保险充分发挥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作用,在有力地支持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信保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综合保障。作为专门服务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信保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为代表的数十项产品、服务构建起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风险保障、融资促进、市场开拓、损失补偿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全方位、多层次地参与企业的对外经济活动,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高度契合。特别是由中国信保独家经营的核心政策性业务(含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为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出口提供较长期限的风险保障,撬动外汇资金参与项目实施,是国家深化对外开放、促进多双边合作、保障标志性工程落地的重要手段,在带动我国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进入共建国家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一带一路”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连续9年、12次明确提及“出口信用保险”的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国信保履行政策性职能作用的高度肯定,也体现了对出口信用保险金融工具的信任和倚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信保始终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能。作为防风险、保安全的重要工具,中国信保以国家信用为依托,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扮演着重要风险承担者、信用风险“总闸门”等角色。
二、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信保为共建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中国信用”。截至2023年3月末,中国信保支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和投资1.8万亿美元,累计支付赔款91.5亿美元。
(一)建立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体制机制,推进各项工作扎实落地
强化战略引领,着力优化顶层设计。2015年成立公司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有关工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提供组织机制保障。将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公司战略规划和公司“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搭建公司绿色金融建设工作体系,将绿色“一带一路”理念嵌入各个业务环节,全力推动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出台专门承保政策,对“一带一路”相关业务优化承保条件、加快审批效率。新冠疫情期间对“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进一步放宽承保条件要求,切实加大支持力度。目前,中国信保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一带一路”建设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体系。
贴近市场需求,强化产品和模式创新。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精准识别“小而美”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优化产品及配套功能,持续推动产品、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时俱进,更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例如,“框架+订单”创新承保模式支持了泰国、土耳其等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电信项目;海外仓海外投资保险承保模式成功实现复制推广;在动漫等文化贸易领域项下提供创新承保支持。
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开展重点市场开拓。主动把握行业、国别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加大对船舶、新能源、电信等共建“一带一路”重点行业的研究和支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支持中国企业、金融机构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设立约翰内斯堡、迪拜和莫斯科代表处,在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家设立海外工作组,搭建起“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直接服务网络。
深化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赋能和价值创造。形成多渠道数字化营销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一带一路”项目发展实际需求。有效运用数字化手段拓宽项目来源,通过线上支持体系,实现提供在线融资建议书、对客线上专家支持等服务,提高“一带一路”项目推动效率和落地成功率。加强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产业链承保,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为客户提供全球企业的资信服务,建设和完善全球国家风险数据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面的国别信息和风险预警服务。
(二)参与和承担专项工作,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信保担当
融入国家机制,深化政府合作。积极参加国家层面跨部门工作机制,参与多项“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文件和规划的编制,在金融服务领域提供从顶层设计到具体项目的政策建议。各地营业机构结合地方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因地制宜,积极加入地方工作机制,成为地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相关机制或被列为责任落实单位,共同开展工作。
参与高峰论坛筹组,认真落实合作成果。参与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筹备工作,与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波兰等国家或金融机构签署的18份合作协议被列入成果清单,扎实推动成果项目承保落地,助力高峰论坛各项成果顺利落实。为配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筹备,已启动了一系列合作成果的酝酿推进工作。
防范化解境外风险,助力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依托业务数据积累、较强的风险研究和管理优势,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投资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工作,并独立承接其中的“一带一路”境外项目风险防控平台建设和主权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搭建。连续18年发布《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15年首次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16年首次发布全球主权信用风险评级,开展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研究和应用,为政府部门在防范化解境外风险的重要决策中提供有益参考。
(三)有序有效推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形成合作机制,参与政策沟通。与近50个共建国家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同业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参与埃及、尼日利亚等40余个国家60余份整体规划及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编制,积极推动将出口信用保险纳入多双边经贸和投资合作机制。
推动项目落地,加强设施联通。中国信保提供的保险支持覆盖铁路、公路、水路、油气管道、输电通道、信息通道等多个领域,累计提供保险支持金额超过2100亿美元,为打通“一带一路”建设的“血脉经络”,实现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作出了信保贡献,助力打造了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肯尼亚蒙内铁路、尼日利亚莱基港等多个标志性工程。
解决后顾之忧,保障贸易畅通。截至2023年3月末,中国信保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承保金额为1.18万亿美元,累计支付赔款58.3亿美元。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全球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信保通过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作用,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提供融资增信,促进资金融通。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促进功能,为共建“一带一路”搭建了融资桥梁。通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项目险承保拉动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搭建银保合作平台,形成协同效应,截至2022年末,中国信保共与超过240家银行建立了业务合作,与39家中资银行签署了框架和专项合作协议,引导各类合作银行向出口企业和“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兼顾综合效益,助力民心相通。信用保险支持中国企业为当地建设民生项目,实实在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收获了当地民众的广泛认可。例如,河钢集团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项目,帮助危机中的钢厂重获新生,塞方5000多名员工的工作机会悉数保留,目前已成为塞方第二大出口企业。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高度评价河塞钢铁项目:“钢厂起死回生是个成功的典范。它有力地证明‘一带一路’倡议给塞尔维亚带来的是就业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
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信保力量
面对当前愈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信保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助推更多合作成果落地。一是以“双轮驱动”有效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机遇,打造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和“小而美”项目,更好发挥核心政策性业务作用。二是抓住绿色发展新机遇,推动新优势领域、重点行业加快发展。持续完善具有信保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优化绿色业务支持方式,不断提升环境、气候变化和社会风险评估能力,确保项目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性。三是为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结合国家战略部署、国际金融竞争、企业发展需要,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推动战略性新兴行业加快发展,巩固传统产业优势,保障战略性资源供给,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一是创新产品服务,增强发展新动能。持续优化产品功能、提高适应性,加快推动信用保险、资信等产品服务优化升级,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保障及融资促进等需求,增强“走出去”企业国际竞争力。二是深入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为中国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风险跟踪、分析和研判,量身定制全面信用风险管理服务专属方案。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树立大国形象。助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积极促成与国际金融机构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在具备条件的国别开展本地币融资业务,深化创新国际合作新模式,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影响力。
坚守底线思维,切实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一是增强忧患意识,全面强化风险防范。从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度,进一步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助力国家管控“一带一路”境外风险。二是做好存量与增量的动态平衡。精准拆弹,防范化解存量风险,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新项目作支撑,进一步提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获得感。三是运用数字化手段强化风险管控,保障风险管理能力稳健输出,推进主动、动态、量化、全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向更大范围、更高水平迈进,有效保障我国海外项目的长期利益。
(文章来源:《中国外汇》2023年第10期)
在线咨询
法务助理
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小程序
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回顶部
投诉建议